- 編號:100432
- 書名:刑法案例研習的五個維度
- 作者:金丹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9月
- 入庫時間:2025-10-10
- 定價:45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去高校從事法學教育之前,從事了12年檢察官的工作,是全國首批的員額制檢察官,2023年還被最高人民檢察院選為知識產權入庫專家。《刑法案例研習的五個維度》作者將自己從檢12年的辦案經驗以及典型性的刑事案件都融入在此文稿中,以刑法案例研習的五個維度為主線,幫助讀者分別從重視刑事司法政策、系統化適用法律思維、能動性適用法律思維、培育刑法案例解析能力的邏輯路徑以及重視程序性思維的司法適用五個維度適用法律,以期達到適用法律的全面性、邏輯性、嚴謹性。宋春光,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后在檢察機關工作十二年,現擔任威海市環翠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派駐環翠省級旅游度假區檢察室主任。曾榮獲2021年第一屆全省檢察機關行政檢察業務競賽“業務能手”、威海市2022“年度政法人物”、2023年度“全省檢察機關黨建工作表現突出的個人”以及威海市檢察機關“季度之星”、環翠區“優秀共產黨員”、“平安環翠建設先進個人”、“最美政法干警”、“嘉獎”等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重視刑事司法政策對法律適用的影響
第一節我國傳統慎刑思想對現代司法的影響
一、慎刑思想的淵源
二、傳統慎刑思想對我國現代司法的影響
第二節輕罪時代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法律適用的影響
一、輕罪時代現狀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全面準確貫徹的路徑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總體基調的時代背景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論基礎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全面準確實施的體現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法律適用的影響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法律適用尊重與保障人權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司法更加輕緩化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法律適用兼具社會治理功效
第二章以普遍聯系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
第一節運用普遍聯系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的阻礙因素
一、機械性適用法律
(一)機械性適用法律的概念和情形
(二)機械性適用法律的示例
二、“案結訪起”現象
(一)忽視案件特殊性就案辦案
(二)脫離客觀實際機械性適用法律
第二節運用普遍聯系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的路徑
一、普遍聯系思維在法律適用中的貫注機制
(一)社會發展需要運用普遍聯系思維適用法律
(二)運用普遍聯系思維適用法律的實務探究
二、重視在司法程序中實現糾紛的實質化化解
(一)重視司法調解
(二)重視司法建議的預防效用
(三)踐行“治罪與治理并重”的路徑
三、重視案件的“三效合一”
(一)尊重法價值,培養融貫性的法秩序思維
(二)尊重公眾良知與社會經驗法則
(三)尊重事實與法律
第三章以系統性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
第一節法律適用實務中系統性思維的缺位現狀
一、司法實務中孤立、矛盾性適用法律的情形
(一)孤立適用法律的示例
(二)矛盾性適用法律的示例
二、司法實務中機械性適用法律的情形
(一)割裂法律條文與整部法典的系統性及邏輯關聯性
(二)割裂個案與集團犯罪間的整體性
第二節運用系統性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的路徑
一、罪過位階論在以系統性思維解釋法律中的適用
二、系統性視角下法律解釋規則對法律適用的統合功能
(一)法律解釋的必要性與方法
(二)法律解釋規則的體系
(三)法律解釋方法的實務應用
三、以系統性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應堅持法秩序統一
(一)法秩序統一性原理概述
(二)法秩序統一性原理的司法適用
四、以系統性思維解釋與適用法律應重視民刑程序間的調和
(一)司法實務中的重刑輕民
(二)公私法視域下民法與刑法之間的調和
(三)我國民事與刑事程序協調路徑的探究
第四章刑法案例解析能力的邏輯化構建
第一節刑法適用邏輯范式的體系化構建
一、法律邏輯思維的養成路徑
(一)案例解析范式的實務展開
(二)案例解析范式的司法實例驗證
二、“階層論”思維體系的構建
(一)“階層論”的構成體系
(二)“階層論”的適用路徑
第二節法學理論與司法實務的結合路徑
一、法學理論指引司法實務的方向
(一)法學理論對司法實務的指引作用
(二)法學理論指引司法實務的具體示例
二、司法實務促進法學理論豐富與完善
(一)司法實務增補與完善法律規定
(二)司法實務促進法律制度活用
第五章重視程序性思維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
第一節程序性思維的法律適用價值
一、程序法的獨立價值根基
(一)程序法具有中立性的價值機理
(二)程序法具有獨立性的法律適用
二、程序法保障實體法實現公正
(一)程序性思維保障實體法正本清源
(二)程序性思維的實務適用
第二節程序性思維適用法律的實務構建路徑
一、規范化適用刑事證據規則
(一)取證、舉證、質證和認證證明過程的規范化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法律適用
(三)“疑罪從無”的實務適用
二、實質化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司法實務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質化適用的路徑
三、擴大附條件不起訴適用范圍的司法路徑
(一)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完善的路徑探究
(二)認罪認罰案件附條件不起訴的實踐可行性路徑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