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0325
- 書名:服務地方性立法實務精要
- 作者:黃旭亮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 入庫時間:2025-9-24
- 定價:5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汲取了《金華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條例》、《金華兩頭烏豬產業發展促進條例》等地方性立法起草的實踐經驗,作者結合自身在參與立法過程中應對程序規范、專業知識等挑戰的經歷,以及從司法行政、人大等部門獲得的指導與啟發撰寫而成。
本書系統總結地方立法全流程實務經驗,涵蓋總體工作思路、立法前準備、起草、審議修改、決策及立法后評估等環節,詳解政策與立法邊界等關鍵要點,梳理具體案例與操作方法。內容凝結立法實踐智慧,期望為地方立法工作者提供實務參考,助力提升地方立法質量。
"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服務地方性立法工作的總體工作思路
第一節 堅持問題導向
一、地方立法中堅持問題導向的基本理念
二、地方立法中堅持問題導向的重要性
三、地方立法中落實問題導向的參考步驟
四、地方立法中堅持問題導向的挑戰
第二節 區分好政策與立法的邊界
一、政策與立法的概念及關系
二、區分政策與立法邊界的原則
三、實踐中的挑戰與對策
第三節 厘清政府、企業、行業之間的關系
一、政府的角色定位
二、企業的責任與權利
三、行業的自我管理和協作
四、構建科學合理的法律框架
第四節 明確地方性法規立法的目的和指導思想
一、立法目的設定的意義
二、指導思想確立的作用
三、設定立法目的和指導思想的方法
第二章 立法前準備工作
第一節 立法前評估
一、立法前評估概述
二、評估內容
三、評估原則
四、評估方法
五、評估步驟
六、不可立項的標準
第二節 立法工作方案的擬訂
一、立法工作方案的意義
二、立法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
三、立法工作方案的制訂流程
四、提高立法工作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
五、確保立法工作方案的公正性
六、立法工作方案實例:《金華兩頭烏豬產業發展促進條例》
第三章 立法起草階段
第一節 收集資料
一、關于法律的效力位階
二、需要梳理的上位法
三、上位法、地方性法規的收集
四、收集政策文件
第二節 立法調研
一、立法調研的重要作用
二、立法調研的主要特點
三、立法調研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立法聽證
一、立法聽證范圍
二、立法聽證時機
三、立法聽證機構
四、立法聽證參加人員
五、立法聽證準備
六、立法聽證報告
第四節 文稿起草
一、明確立法的目的
二、條例草案的結構與格式
三、條例草案起草的程序與步驟
第五節 雙組長會議
一、什么是雙組長會議
二、雙組長會議的流程
三、以《金華兩頭烏豬產業發展促進條例》為例的雙組長會議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草案的審議和修改
第一節 準備工作
第二節 司法局調研
一、準備調研
二、調研方法
第三節 合法性論證
第四節 資料準備
一、資料的范圍
二、收集方法
三、資料的整理與使用
第五節 草案修改與送審
一、整理分析調研中收集的問題與意見
二、組織召開改稿會
三、討論與初步審查
四、草案送審前的準備工作
五、草案送審
第五章 立法決策
第一節 人大調研
一、人大調研階段的必要性
二、人大階段調研的側重點
三、人大調研階段具體做法
第二節 人大調研后收集意見進行論證
一、調研后收集意見的重要性
二、收集調研意見的方式
三、調研意見收集后的論證
第三節 協助對照“三張清單”進行合法性審查
一、“三張清單”是什么
二、“三張清單”的應用
三、如何協助對照“三張清單”進行合法性審查
第四節 協助修改草案
一、什么是草案
二、協助修改
三、協助起草法規草案的修改情況報告
第六章 立法后評估工作
第一節 立法后評估的概念和背景
一、立法后評估的概念
二、立法后評估的背景
第二節 立法后評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一、評估必要性
二、評估意義
三、地方性法規立法后評估的作用
第三節 立法后評估的實施主體、對象與內容
一、實施主體
二、評估對象
三、評估內容
第四節 立法后評估的原則、方法和程序
一、評估原則
二、評估方法
三、評估程序
第五節 評估報告的撰寫
第六節 立法后評估中的問題和改善建議
一、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二、完善地方立法后評估標準的對策
三、結語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附錄2 浙江省地方立法條例
"